赢麻了!歼10C击落阵风证明自己!为何依然没有买家选择?专业配资门户线上
大家好,我是星河我非常热爱旅游,热爱国际时政。
兄弟们,有时候真得感叹一句:世界真奇怪。
我们的歼10C,打出了中国战斗机的“封神一战”——在前不久印巴空战中,面对印度阵风、苏30这些号称“印军王牌”的战机,硬是打出了5:0的战果。要知道,被它干下来的,可不是什么杂牌货,而是法国人的“压箱底”——阵风,多用途四代半战斗机,欧洲空军的门面担当。
按理说,这一战打完,咱歼10C的外贸订单该排队了吧?但现实却让人有点扎心——居然一个大单都没接到,冷冷清清。问题来了:都已经赢麻了,为啥买家却还在观望?咱今天就来掰开揉碎聊一聊。
谁来截胡?还不是咱自己人!
这事儿搁别人身上也许奇怪,但搁我们中国军工身上,其实不难理解。歼10C在国际市场上的对手,不是别人,正是“自家兄弟”——歼35。
展开剩余71%你看,歼10C是我们四代半的代表作品,综合性能强,尤其是对空作战方面,几乎吊打同期所有非隐身战机。但偏偏这几年,我们自己推出了隐身五代机歼35,价钱虽然贵点,但谁不想一步到位直接五代啊?
很多买家一看,咦,歼10C确实香,但歼35更有排面。尤其是那些中东土豪、东南亚攀比型国家,更容易被“隐身”“五代”“压制美制战机”这些字眼所吸引。就跟你去买车,明明A级车性能够用,但店里B级车降价了,你是不是也有点心动?
咱军工牛归牛,可产品太全了,也容易内卷。
歼10C确实强,但“全能”这块差点意思
说句实在的,歼10C的空战能力没得说。主动相控阵雷达、PL-15远程空空导弹,加上优秀的机动性,这架战机就是空中斗士。
可问题在于,很多发展中国家买飞机,是为了“一机多用”。你不能光会空战,还得能对地打击、对海巡航、电子战支援,最好还能带点制导炸弹精确打坦克,任务全包型。
歼10C在这方面就稍微差点火候。它是按国土防空为主来设计的,对地攻击那块,挂点外挂弹可以做,但终究不是它的主菜。而像“阵风”那样自带多用途设定的飞机,在有些市场里反而更讨喜。
所以有些国家干脆等一等,看一看,还有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多用途平台。
真正的“拦路虎”:不是技术,是政治!
最让人憋屈的一点,是咱们飞机明明赢了,可客户却不敢买。为啥?不是不想买,是不敢买。
全球军贸圈有个“潜规则”大家都懂——你敢买中国的武器,美国立刻给你“颜色看看”。从断技术援助到金融制裁,从武器替代到外交打压,手段五花八门。
尤其是一些本就依赖美国军援、贷款或贸易的国家,一边看着中国的战机心痒难耐,一边又怕被美帝“秋后算账”。买还是不买,这成了“送命题”。
你看像阿联酋,当年差点就要签下歼10C的订单了,后来美国一通施压,这事儿就黄了。
这也不是歼10C的问题,是大国博弈的结果。
不过,咱也别灰心
虽然现在歼10C外销没啥大动作,但未来的潜力依然很大。为什么?
第一,这架飞机已经用实战给自己代言了。别管军迷圈还是政圈,那一战都看在眼里,谁也没法否认它的能力。
第二,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在中美之间“重新选边站”,会有越来越多国家敢于打破“美式垄断”,用脚投票。而一旦第一单成功,歼10C的连锁效应就会拉满。
第三,我们的军工体系正越来越体系化。歼10C、歼16、歼35,不再是孤军作战,而是体系作战的一部分。未来要出口的,不是单机,而是整套空战系统。这才是真正让世界坐不住的东西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
打仗靠实力,卖飞机靠实力+胆子。
歼10C的实力早就放在那儿了,等的就是有眼光、有骨气的买家敢于站出来。
别急,咱们不靠炒作,不靠营销,更不会低价倾销。一架能实战击落阵风的战机,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广告,它只会越来越被重视,被选择。
咱中国制造,不靠吹专业配资门户线上,就靠打。
发布于:安徽省